Kevin Ashton教授在1999年创造了“物联网”(Internet Of Thing,IoT)一词,被称为“物联网之父”。奈何“物联网”涵盖范围过于宽泛,跨界融合过于频繁,技术迭代过于迅猛,至今未有准确的定义(已广泛查阅相关资料,没有准确的释义)。借用一句俗话:物联网是个筐,啥都能往里装!
近几年“物联网”(IoT)概念再次走强,伴随着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概念的火热,与之相关的产品或者系统均从之前的“智能”(Smart)前缀,开始向“智慧”(Intelligent)前缀转移,各行各业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进入行业物联网时代。
一、“物”
任何能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,或者能接入到某种特定设备群组的设备本身都属于“物”的范畴。至于通信方式,则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,不论是有线还是无线,电信号还是光信号,主动还是被动等。
二、“联”
物联网的“联”,在中文里面包含“连接”(Connect)和“互联”(Interconnect)两层意思。首先是要能通过某种通信手段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,多指物理层面的连通(也包含不同厂商之间应用层面的连通);互联指的是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,更多指的是应用层面的联动。
针对照明物联网而言,就是照明设备与照明设备之间,与网关/智能面板之间的连通,以及照明设备与其他传感器,窗帘,空调,投影等设备的联动。只有满足了设备与设备之间联动,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“联”。
三、“网”
自打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之后,物联网中的“网”一般特指因特网(Internet),当然“子网”或者“局域网”也算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通过BLE Mesh或者ZigBee Mesh构建的未接入因特网的物联网,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,但也不能说这个不是“物联网”,算是“物联网”的初级阶段吧。
四、照明物联网
照明物联网(Lighting IoT,LIoT)是照明行业物联网化的产物,核心是照明,属于物联网的范畴。理论上讲,任何带通信接口的照明产品都属于照明物联网的范畴,如行业熟知的通信方式:DALI(如锐高),KNX(如施耐德),DMX512(如雷特),RS485(如Lutron),ZigBee(如涂鸦),BT/WIFI(如Wiz),PLC(如华为)等。不论照明设备通过哪种方式进行互联互通,通常都会通过网关(Gate)将群组/设备状态等数据接入因特网平台,以便进行远程控制或者数据挖掘使用。